青春榜样
当前位置: 首页>>青春榜样>>正文
【青春榜样】永不放任乖张,永不停止成长 ——专访长安大学暑期赴台湾研习代表李乐灿
2017-11-15 17:58     (点击: )

“凡事有交代,件件有着落,事事有回音。”

   在青年传媒中心这个组织里,李乐灿作为青媒第一个选择大四继续留任的新一届主席,已经算是这里的“老人”,“我从大一在团学新闻中心(青年传媒中心前身)采访部的一名干事到现如今青媒的新任主席,已经是在这个组织的第四年了。”如今,面对一群刚刚从干事升上部长的“新人们”,她拿“凡事有交代,见见有着落,事事有回音”这句挂在她朋友圈许久的话来警醒他们和自己。

 

  奔向向往的前方

    新学期已经过去一个多月,青年传媒中心各项工作都有条不紊地开展着,而领导它前行的正是这个笑起来有着深深酒窝,面对镜头也会紧张害羞的女生。

   刚升大四的李乐灿,对于自己三年来的大学生活,她娓娓道来。大一刚入学的她是地测学院的一名学生,那时候她在班上担任学习委员。对于未来,像大多数新生一样,有些迷茫:“刚进学校,我对于未来也没什么特别的规划,只是尽力做好眼前的事。”但是她的“迷茫”让她在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大胆尝试,初入大学的生活显得十分充实。无论是学院辩论赛、迎新晚会开场舞、新生教育工程微电影大赛、体育舞蹈比赛、五小创等活动,还是院会宣传部和团学新闻中心的学生工作,抑或是新生“军训先进个人”、优秀团员、国家奖学金等荣誉,这些“迷茫”的丰富产物给她的未来留下了许多的选择机会。

   然而,成长这种事永远都不会是在原地打转。升入大二,李乐灿选择留在团学新闻中心,担任采访部部长。“我当部长那一年有点对不起我的部员们,因为这一年刚好遇到我转专业嘛,各方面的压力都蛮大的,算是心境变化很大的一年。”从高中开始对学习建筑一直心存执念的她,虽然在成绩等方面万事俱备,但转专业并没有如期望的那样顺利,递交转院申请书时来自各方的阻力以及转院交接工作的延迟等,都让她迟迟不能进入理想的新专业学习。“那段时间我甚至一个人去电影院看纪录片,一边在地测学院上课,但是没办法静下心来听课;一边又想着去建筑学院蹭课,但是没头没尾的设计课让我很难融入,真的特别纠结。”所幸,最终转专业成功,她开始了建筑学的学习。转专业结果公示那天,她在朋友圈里感慨道:“念念不忘,必有回响。”

   但是怎么样融入新班级,如何在“设计周”补完之前落下的图,如何迅速的适应这个与之前差别巨大的专业,都成了她新的挑战。“刚进这个专业,真的就是个‘小白’,肯定是要比其他人更努力一点,花更多时间弥补欠下的那一年,虚心去学习别人怎么做。”谈起初入新专业的困难,她如是说,“不过很幸运的是同学们和学长学姐给了我很多指引和帮助,特别感谢大二专业课的老师,她的鼓励让我觉得我也是有可以学好这个专业的可能的。转专业后的第一个寒假,和学姐一起去参加一个建筑游学,才逐渐对建筑学慢慢有所理解;暑假闷声学了一段时间软件,为了开始用电脑画图。”如今,她也能够适应建筑学院学习和生活的节奏,在新的专业里,慢慢进步。

有趣而热情的小火山

  面对这些烦恼,留给别人的是结果,自己必经的是过程。被问到如何才能缓解压力,平衡工作学习时,李乐灿打趣道:“少睡觉啊。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,除了更加努力,找对学习和工作的方法,提高效率外,也没有很好的办法,我们又不会比别人多更多的时间,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不虚度。但还是会找时间出去放松,我这人爱好比较多,不肯牺牲娱乐时间的话,就只能牺牲睡觉时间了,哈哈。”

  升入大三后,建筑学院的学业也更加繁忙,在身边同学一个个都退出了组织社团后,面对繁重的学业、忙碌的工作和同学不理解的眼光,李乐灿选择了坚持留在青年传媒中心,“我会尽我所能把事情善始善终的做好,一是我很不喜欢看到别人对我失望,二是可能有点强迫症或者完美主义吧。”正像是很多时候,她会说的一样,“可能因为我是处女座吧。”处女座,这一被大家带着偏见所谈论的词语,在李乐灿看来代表的是一种追求完美的积极态度。在赴台湾归来后,新的伙伴们也亲切地叫她“小火山”,在活动纪念册上的评价栏,挂着这样的评语:“超级认真的完美主义者!小小的身躯蕴含着大大的能量......乍看似乎内敛,但相熟起来也发现是一座有趣而热情的小火山。”

参加暑期研习活动

   2017年暑假期间,在经过投送简历,面试等环节后,李乐灿作为长安大学的优秀学生代表之一,赴台湾参加了第八届两岸青年领袖研习营。

   “我非常珍惜这个机会。看到遴选通知,受邀请的是非常优秀的二十几所高校,行程安排里做讲座的都是台湾各界非常有分量的专家、学者、精英,意识到这个机会非常难得,就觉得应该去争取一下,很幸运的是最终通过了面试,参加了这个研习营。”对于刚从台湾回来的她来说,当初的机会有多珍贵就全部表现在脸上。谈起是如何把握住机会,李乐灿打趣道“那还是实力中带着一些幸运的。”

   21天的研习活动,对李乐灿而言,她不仅收获了宝贵的友谊,而且开阔了眼界。“结识了很多优秀的人,尤其是台湾的伙伴。我们到现在也保持联系,他们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宝贵品质,认识他们,让我对‘成为更好的人’充满了动力和期盼。”台湾之行向李乐灿展现了一个更多元、立体的世界,“听了台湾各界精英的故事,才发现原来一个人的生活可以这样精彩。”

   活动过程中,讲座精彩的问答环节,分组的研习活动,太平洋边吹着海风的深夜畅谈等等,让这来自全国性格迥异、经历不同的五十多位青年密切地、深入地交流。“虽然我们有时观点上会有分歧,但是我们很享受这种思维碰撞的过程。”正应了研习营的宗旨:以了解代替无知,以合作代替对抗。

   “在台湾接触到很多以前没做过的事。更勇敢地跳出自己的舒适圈,面对未知不再畏惧,这大概是我台湾之行后最大的改变。”研习营结束以后,李乐灿回到学校,学习课业,继续活跃在学生组织工作之余,也活跃在创新创业的比赛中,“不同角色间转换的感觉很奇妙,在这个过程中不得不去学习很多新事物。未来还希望自己能在专业领域能有一些新的尝试,毕竟还是有继续读研深造的打算。”

   在采访之余,我们了解到李乐灿是歌手陈粒的粉丝,那么陈粒的这句歌词来形容现在的她,该是再合适不过“永不放任乖张,永不停止成长”

    她在辰光下,自由而不放纵,勇敢而不莽撞,追风逐浪,永存想象。

青年传媒中心  程延惠 赵彧涵 王思宇 供稿

青年传媒中心 赵彧涵 责编 

关闭窗口